部门首页 >> 教育观察 >> 正文

教育观察

教育观察

    政策动态 2020年第4期(总第4期)
    日期: 2021-01-04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政策动态

    2020年第4期(总第4期)

      山一大政策研究室主编            2020年12月29

     

      

    【政策动态】

    教育部对全国人大关于医学教育改革建议的答复(摘)

    鼓励支持医学院校开设重症医学相关课程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类人才培养建议的答复

    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医学教育

    “十四五”:高等教育立足当下 更将引领未来    

    专家视角

    沈洪兵院士:医学教育,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创新

    【他山之石】

    南方医科大学探索“新医科”创新教育新路径

    【政策动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等要求。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提供了顶层设计。12月初,教育部发布了多条关于优化医学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医学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建议,既是对《指导意见》有关问题的进一步阐释,也为医学教育深入开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具体办法。

    教育部对全国人大关于医学教育改革建议的答复

    之一:鼓励支持医学院校开设重症医学相关课程

    教育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74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进一步,强化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支持医学院校开设重症医学相关课程

        目前,全国共设置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点141个,高校均可根据自身发展和需要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重症医学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重症医学专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培训细则(2020试行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认证标准(2020试行版)》等相关技术标准,指导各省份遴选重症医学住院医师专业基地,加强重症医学人才培养。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并支持医学院校开设重症医学相关课程,积极引导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加强重症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时,教育部将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担重症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附属医院建立重症医学培训中心,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培养平战结合的防疫-医疗复合型人才。

    之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类人才培养建议的答复

        为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教育部表示:

    一是鼓励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增设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2016年以来,先后批准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9所综合性大学增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批准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2所综合性大学增设预防医学专业,进一步扩大了优质医学人才供给。

    二是积极支持高校设置医工结合相关专业,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为促进医科与理科、工科等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加快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教育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医工结合相关专业。2018年,首次批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增设本科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19至2020年,进一步批准东北大学等23所高校增设本科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加大了医工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强调优化医学学科专业结构,体现“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对现有专业建设提出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的新要求,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在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方面提出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时《指导意见》要求举办医学教育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挖潜力,着力提升培养能力,积极扩大本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

    之三: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工作。

       一、呼吁全社会关注医学教育,加强全民卫生健康普及教育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一直高度重视健康知识普及,关注并做好健康及医学的主题科普工作,营造有利于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积极开展健康及医学主题科普活动。二是全面提升健康及医学主题科普服务能力。三是做好有关公共卫生及医学健康的应急科普工作。四是广泛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健康知识的普及,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继续稳定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好关于卫生、健康和医学的主题科普工作,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搭建医学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平台共同营造有利于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医学类专业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医学教育投入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生均定额拨款方面,一是考虑到医学教育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中央财政大幅提高了中央高校医学类专业的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还将根据财力情况、物价变动水平、培养成本等情况,适时调整医学类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二是通过采取奖补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地逐步提高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改善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三是在原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整合设立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对地方高校给予持续支持。中央财政将通过该专项继续支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

                              (来源:教育部网站)

    “十四五”:高等教育立足当下 更将引领未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为未来5至1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擘画战略蓝图。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认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在步入普及化阶段后,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将进一步提升,更多的社会人群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受教育年限。国家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和治理体系都将发生一系列改变。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校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时,仍然要把握三个基本点。

    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今后,多方位提高师生素质,重点将落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层面,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因地因校制宜,发展素质教育,形成有效的实践模式,努力汇聚起教育系统和社会各方的更大合力。

    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十四五”规划的落实,高校要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肩负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共同挑战,源源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在民族复兴中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

    要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教育是助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应注重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是构建政府、教育机构、社会三者新型关系,建立“管办评”相对分离又有机统一的制度;二是加快建立破“五唯”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来源:11月22日《光明日报》第3版)

    【专家视角】

    沈洪兵院士:医学教育,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创新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社会带来巨变,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我们带来重重考验,并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面对挑战与机遇,医学教育如何走好创新发展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分享了精彩观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并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将对医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带来变革。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创伤,既考验了全球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医学教育体系,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上述诸多挑战与机遇,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统筹谋划好“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于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守正坚持医学教育初心“不变”

    守正,即恪守正道。医学教育的守正就是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追求质量内涵上恪守正道。它源于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立于坚守职责,服务国家社会昌盛;成于守护健康,助力人类历史繁荣。

    在人才培养宗旨上,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服务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使命不变。在人才培养要求上,坚持对培养质量的重视和追求不变。

    创新在变局中推动教育发展

    在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有三项重点工作值得我们思考关注:新医科建设、教学范式转变、教育评价改革。

    一是把握好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发展新医科要着眼于未来医学发展趋势,要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相呼应,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坚持“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建立学科融合交叉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与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转变教学范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重点在于进行学生知识构建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入教与学,数字资源服务将更加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将覆盖全体学生,教育治理水平将不断提高。我们有信心创建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是改革新时代的教育评价,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高校而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首先要注重思想与理念的更新。要围绕教书育人的出发点,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围绕培养“五术”的医学生构建学生评价体系。要着力破除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和做法,改变用单一的规则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现状。

    与时俱进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满足不同时期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求,这是医学教育发展进程中永恒的主题。正因为如此,明确医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守正与继承中的不断创新,确保医学教育在变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自:1216国家健委官方账号“健康中国”)

    【他山之石】

    南方医科大学探索“新医科”创新教育新路径

    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以新医科统领医学创新教育,积极探索“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路径,推进建立基于医科院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医药”(AI+Internet+Medical,AIM)为特色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具有教育、实践、研究和孵化四大功能的创新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实验室(Innovation Lab)。

    该创新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兴趣为导向,以项目、问题为指引,形成PBL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看中学、做中学、教中学”,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创造思维、沟通合作能力、编程逻辑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学校对医学生创新教育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基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向、实施路径等关键问题,依托创新实验室开发了相关课程和教材《创客0-1:医科院校创新教育实践与探索》,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创新训练营(每期72个学时),组织学生参与技术开发和项目基础研究,例如机械臂、平衡车、无人机、创客咖啡机、离心机、搅拌机等项目;围绕“创新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实践”、“创新实践研讨”开发了学生线上学习平台,形成了线上录播直播、线下实操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验室配备了3D打印机、切割机、实验台、Ardiuno套件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产品原型小批量制造服务和场所;围绕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具有特色的教学与实践,进行生物医药类创新项目实训和开发。创新实验室积极对创新项目培育和孵化,以医学或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了“虫见康”寄生虫卵自动检测系统、基于物联网的中草药文化推广平台、面向中小学的创新教育——“科幻魔盒”优创教育、基于心电脉搏数据的医疗辅助分析系统及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多个学生自主创新并正在孵化落地的项目,其中“虫见康”项目获得了2020年“青创杯”第七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专项赛初创组三等奖和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创新实验室创新教育模式获得了4项省、市级创新创业类课题项目立项,包括2项重点项目。

    南方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实验室未来将继续依托大学生“线上+线下”创新教育服务平台,实现高校创新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中小学、社区、企业、医院创新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参与产业技术攻关,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来源:9月27日《光明日报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政策研究室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行政楼434室
    电话:0531-59556818 邮箱:zcyjs@sdfmu.edu.cn